至于火铳队,王二决定由自己直接掌控,并任命刘小锤为匠作头目,专门负责火器改良和维修,同时管辖营中所有工匠。周老蔫则负责管理营中辎重和工事修建。
框架搭起,人手却远远不够。“王字营”额定五百人,现在满打满算才一百出头,缺口巨大。
第二件事,也是当务之急,便是招兵买马。王二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宁远周边乃至更远处那些饱受战乱之苦、渴望安定的辽民。他打出了“王字营”的旗号,开出了实实在在的条件:足额军饷,优先发放;缴获按功分配,绝不克扣;承诺尽力安置军士家眷,分给荒地耕种。
更重要的是,“王字营”连战连捷、善待士卒、百户王二爱兵如子、能打胜仗的名声已经传开。对于在死亡线上挣扎的辽民青壮来说,加入这样一支有前途、有盼头的队伍,吸引力是致命的。
招兵点设立起来,应者云集。王二亲自把关,他不要兵痞流氓,专挑那些眼神淳朴、身强力壮、或者有手艺在身的年轻人。他甚至特意留意那些会骑马、懂些拳脚的,准备充实到斥候骑兵队中。
短短半个月时间,“王字营”如同滚雪球般迅速膨胀起来,人数接近了四百!虽然新兵比例很高,但核心的老兵骨架还在,士气空前高昂。
营地也扩大了数倍,崭新的“王”字战旗在营门上空迎风飘扬,猎猎作响。营区内,队列训练的口号声、兵器碰撞声、战马嘶鸣声,交织成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王二站在新建的、略显简陋的百户营帐前,看着下方操练得热火朝天的新旧部下,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与紧迫感。
他知道,孙承宗和无数人都在看着他。这支迅速扩充的“王字营”,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才能应对未来更加严峻的考验。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投向北方。
后金绝不会坐视宁远城顺利建成,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而他,和他新生的“王字营”,必将成为这场风暴中最坚韧的礁石。
“路还长着呢……”王二轻声自语,嘴角却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
乱世之中,他手中的力量,又壮大了几分。
喜欢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请大家收藏:(m.2yq.org)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