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州城头飘扬的王字旗,如同投入辽东这潭深水的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向四面八方扩散开去。捷报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回宁远,又由孙承宗以六百里加急飞报京师。
锦州城内,则是另一番景象。出征的队伍凯旋,带回了丰厚的缴获和赫赫战功,也带回了阵亡弟兄的骨灰和亟待休整的疲惫。王二下令全军休沐三日,犒赏三军,阵亡者抚恤从优,伤者全力救治,缴获的物资除上缴部分外,尽数分赏将士。一时间,军营内外虽难掩悲戚,但更多的是一种扬眉吐气的振奋。
休沐的最后一日,王二正在校场边巡视伤兵的恢复情况,张老栓拿着一封盖着督师行辕火漆印的信函,脚步匆匆地寻了过来,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守备大人!宁远急件!孙督师亲笔!”张老栓的声音都有些发颤。
王二接过信函,拆开火漆,展开信纸。孙承宗的笔迹一如既往的沉稳有力,但字里行间透出的赞赏与喜悦却跃然纸上。信中高度赞扬了王二及王字营此次主动出击、收复义州的果敢与功绩,称之为“辽事以来罕见之主动胜仗,大涨我军威风,重挫虏酋气焰”。紧接着,笔锋一转,提到了核心内容:
“……尔以千户之身,临机决断,克复坚城,忠勇智略,朕心甚慰。着即擢升王二为游击将军,赐表字‘靖远’,望尔靖安远疆,不负此名,不负国恩。所部王字营扩编至三千人,一应粮饷器械,由督师行辕优先拨付,望尔妥善整训,早成劲旅,以备大用……”
游击将军!王靖远!
纵然以王二如今的心性,看到这白纸黑字的正式任命和御赐表字,心头也不禁一阵热流涌动。游击将军,这已是大明军中真正的高级武职,意味着他正式跻身于可以独当一面的将领之列,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统兵规模!而“靖远”这个表字,更是寄托了朝廷和孙承宗对他殷切的期望:安定、绥靖远方!
“恭喜将军!贺喜将军!”张老栓早已笑得合不拢嘴,连同周围听到消息的军官和士兵,纷纷围拢过来,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喜悦。
王二,不,现在应该称他为王靖远了。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荡,将信函小心折好收起,环视众人,沉声道:“此乃皇上天恩,孙督师提拔,亦是诸位弟兄用命血战换来的!王二……王靖远,必与诸位同甘共苦,守土安民,不负靖远之名!”
“愿随将军,万死不辞!”赵大锤第一个吼了出来,声震四野。
“愿随将军,万死不辞!”校场上,响起一片山呼海啸般的应和声。
晋升游击将军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瞬间传遍了全城。锦州军民欢欣鼓舞,仿佛自家的子弟有了大出息。王靖远下令,将御赐表字和晋升之事公告全军,并再次犒赏,与民同乐。
喧嚣过后,是更加繁重的整军经武。三千人的编制,意味着需要招募更多的新兵,整编更多的部队,构建更复杂的指挥体系。王靖远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其中。
这一日,他正在新建的、更加宽敞的游击将军行辕内,与张老栓、赵大锤、石锁、狗剩等人商议新的营制划分和军官任命,亲兵来报,称营中医官求见,言有要事。
“让他进来。”王靖远放下手中的名册。
须发花白的老医官走了进来,面色带着几分凝重,行礼后道:“启禀将军,营中伤兵多数恢复良好,唯有数人伤口化脓反复,发热不退,用了数种方剂效果不佳,老夫恐是……金疮疔(类似气性坏疽)之兆,此症凶险,一旦蔓延,恐伤及更多将士。老夫……老夫医术有限,特来禀报将军。”
金疮疔?王靖远眉头一皱,这在缺医少药的古代军队中,几乎是致命的代名词。
“可还有他法?”王靖远沉声问道。
老医官面露难色:“除非……除非有擅长外伤、精通清热解毒之法的良医,或有一线生机。只是这等人才,边镇难寻……”
就在这时,一旁的张老栓似乎想起了什么,犹豫了一下,开口道:“将军,老夫倒是想起一人。先前安置流民时,有一女子,姓林,名秀儿,其父原是郎中,死于兵祸。此女颇通医术,尤其擅长处理外伤,曾用草药救活过几个重伤的流民,手法利落,用药也颇为奇特有效。只是……她并非营中医官,而且……”张老栓看了看王靖远的脸色,“而且她是女子之身,入军营恐有不便。”
林秀儿?王靖远脑海中瞬间闪过那个在萨尔浒溃败途中,眼神倔强,用他给的半块干粮默默为伤流民包扎的少女身影。没想到她竟流落到了锦州,还继承了其父的医术。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王靖远当即立断,“栓叔,你亲自去请!告诉她,若愿入营救治伤兵,我王靖远以游击将军之名,聘她为‘王字营’临时医官,酬劳从优,并保证她在营中安全无虞!”
“老夫这就去!”张老栓领命而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请大家收藏:(m.2yq.org)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