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落下的瞬间,手机又震了一下。
这次是短信提示。
林小满拿起来看了一眼,眉头微动。
不是对方团体的正式回复,而是一条来自社区文化中心的通知:“春苗班临时调整安排,原定下周的场地预留取消,请各合作方自行协调。”
李阳立刻反应过来:“这是他们的动作?提前占场?”
“不一定。”林小满把手机放下,“可能是正常调度,也可能是在回应我们的邮件——用冷处理告诉我们,别抱希望。”
周予安静静看着她,“你还打算等吗?”
“等。”她重新打开笔记本,翻到新的一页,写下一行字:“当门关上时,别只看缝隙,要看门框还在不在。”
李阳走过来,站在桌边,“如果他们真的不想合作,我们怎么办?”
“那就自己搭台。”她合上本子,目光扫过书店的每个角落——留言墙、音响、展柜、那排老书,“这里本来就是起点。走出去是顺势,走不出去,也不等于停步。”
周予安伸手,在空气中轻轻一划。一道微光闪过,像笔尖划过纸面,留下一道看不见的痕迹。他没解释,只是望着那道光消失的方向,仿佛在确认某种连接是否成立。
林小满重新拿起铅笔,准备继续写。
就在这时,邮箱再次震动。
她点开。
还是那个地址,但这次不是自动回复。
正文只有两行:
“收到提议。
我们愿安排一次线上沟通,时间由你定。”
李阳屏住呼吸,“他们要谈了?”
林小满没立刻回答。她把邮件读了一遍,又读一遍,然后抬头看向周予安。
他微微点头,眼神清明。
她这才开口:“不是成了,是门开了条缝。”
她拿起手机,在日历上圈出明天下午三点,“就这个时间,视频会议。用书店的设备,声音画面都要稳。”
李阳立刻去检查网络信号,一边调试路由器一边嘀咕:“得让摄像头对准留言墙,让他们看看我们不是随便说说。”
周予安飘到音响上方,轻轻拂过外壳,“我可以把背景音调成那段老人读家书的录音,音量压到最低,就像有人在远处说话。”
“好。”林小满翻开新笔记,在首页写下:“第一次对话原则——不说‘你们不行’,只说‘我们可以一起做什么’。”
她顿了顿,又补了一句:“不争对错,只谈可能。”
李阳调试完设备,走回来坐下,“要是他们提条件呢?比如要改我们的内容,或者主导整个流程?”
“那就谈清楚边界。”她语气平静,“我们提供故事、资料、场地,他们负责传播和形式设计。谁也不替谁做主,但谁也不能抹掉对方的存在。”
周予安轻声说:“就像你当初让我留下,不是命令,是选择。”
林小满看了他一眼,嘴角微动,“对。合作不是合并,是各自完整,然后并肩。”
她把笔放下,双手交叠放在桌上,目光落在那封邮件上。
灯光柔和,书店安静。
李阳的手指无意识敲了敲桌面,一下,又一下。
周予安漂浮在半空,指尖残留一丝未散的灵光,像是守着某个正在成形的约定。
林小满翻开笔记本最后一页,写下一句话:
“真正的开始,从来不是一声宣告,而是两个人同时伸出手,碰到了同一扇门。”
喜欢执念事物所请大家收藏:(m.2yq.org)执念事物所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