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都城南的造船坊里,斧头劈木的脆响、刨子刮木的沙沙声、铁匠锤击铁钉的叮当声,搅成一团热热闹闹的喧嚣。阿木踮脚望着船坞里那艘正在成型的巨船,手里的算盘打得噼啪响:“龙骨长十二丈,宽三丈二,水密舱得隔出十三个,每个舱的木料损耗要控制在三成以内……”
“阿木哥,你这账算得比船匠还细!”小石头举着炭笔,在画板上飞快勾勒船身轮廓,笔尖沾了点木屑,“你看这船首像不像你画的海兽?匠人说要刻个镇邪的瑞兽呢。”
古丽雅抱着一卷绣布走过来,布上用金线绣着缠枝莲,莲心却缀着几颗蓝莹莹的玻璃珠——是波斯商人送的“海琉璃”。“波斯的领航员说,海上风浪大,船帆得用三层麻布夹一层丝绸,我让绣坊的姐妹试着织了块样品,你看结实不?”她伸手扯了扯布角,布料纹丝不动。
船坊主事张老匠头拄着长烟杆,看着这三个半大孩子围着新船打转,忍不住笑:“三位小大人,这船可是咱大雍第一艘能跨洋的‘福船’,光钉子就用了三千斤,你们确定要跟着去?”
阿木把算盘往腰间一别,指着船坞角落一堆标着“岭南贡品”的木料:“张老伯,您别瞒了,这楠木本该是上个月就送来的,现在缺了三成,是不是岭南王又在故意卡脖子?”
张老匠头烟杆一顿,吐出个烟圈:“那老狐狸说‘海途凶险,造船纯属浪费’,哼,他是怕海路通了,他岭南的陆路商队赚不到差价!”
古丽雅忽然指着布上的琉璃珠:“我有个法子。波斯商人说,他们那边的船会在桅杆上挂‘友谊旗’,咱们不如也绣面船旗——用中原的凤凰、波斯的太阳纹、南洋的椰树纹拼在一起,送一面给岭南王,就说‘此船为万国贸易所造,非独雍都之物’,他总不好再阻拦吧?”
小石头举着画板凑过来,上面已经画好了船旗的样子:“我把凤凰的尾羽画成海浪形,太阳纹里加颗牡丹籽,这样既有咱大雍的根,又带着外人的意头!”
阿木摸着下巴点头:“再让户部出份文书,说‘造船费用由南洋商帮预支三成’,让他知道这船不光花朝廷的钱。”
三个人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张老匠头听着听着,烟杆都忘了抽:“好小子们,这脑子转得比船轴还快!老夫这就让人把船旗图样送去绣坊,保证三日内绣好!”
三日后,一面五彩斑斓的船旗挂上了造船坊的旗杆。凤凰展翅的尾羽扫过金色太阳,椰树叶缠着牡丹藤,远远望去像一团流动的彩虹。岭南王派来的使者见了,果然没再说什么,第二日,那批楠木就浩浩荡荡运进了船坊。
阿木站在船板上,用墨斗弹出一条笔直的线:“张老伯,明日开始铺设甲板,算好的木料可别再少了啊。”
张老匠头拍着胸脯:“放心!这船造好了,老夫给你们当领航员,我年轻时跟着渔民进过深海,知道哪片海域的鱼多!”
夕阳把船坞染成金红色,巨船的影子投在水面上,像一头蓄势待发的巨兽。小石头在船尾刻下三个小字:“同心号”,古丽雅把那卷琉璃珠绣布系在船舵上,阿木则在账本上写下:“永乐三年,同心号动工第三十日,万事俱备,只待风起。”
出发前夜,雍都码头被灯笼照得如同白昼。“同心号”泊在岸边,桅杆上的五彩旗在夜风中猎猎作响,甲板上堆满了货物:瓷器装在稻草筐里,丝绸裹着油纸,还有几十袋稻种和一整箱草药。
林晚意牵着萧彻的手,往阿木怀里塞了个锦盒:“这里面是《万国商语手册》,波斯语、南洋土话都有注音,还有太医署新制的晕船药,记得让大家按时吃。”她又转向古丽雅,“这盒胭脂是用玫瑰露调的,南洋湿热,擦点这个提神。”最后揉了揉小石头的头发,“画板别淋湿了,遇到不懂的就画下来,回来讲给我听。”
萧彻递给阿木一枚铜印:“这是‘市舶司行印’,沿途各国见了会给几分薄面,但记住,咱不仗势欺人,公平交易最重要。”他望着黑沉沉的海面,“听说岭南王的侄子在泉州港等着,说是要‘送行’,你们多加小心。”
阿木把铜印系在腰间,朝萧彻和林晚意深深一揖:“陛下娘娘放心,我们定不辱使命。”古丽雅举起绣着平安符的荷包:“这是给同心号求的,保大家顺顺利利!”小石头则展开一幅画:“这是我画的码头夜景,留着给你们做念想。”
三更时分,码头上忽然传来马蹄声。岭南王的侄子赵坤带着十几个护卫,提着礼盒站在跳板前,皮笑肉不笑:“阿木先生,小侄特来送行。这是岭南特产的沉香,驱虫辟邪,船上用得上。”
阿木接过礼盒,指尖触到盒子底部有硬物凸起,不动声色地递给身后的护卫:“多谢赵公子,一路顺风的好意,我们心领了。”
赵坤眼睛扫过甲板上的货物,忽然指着那箱草药:“这些是什么?莫不是夹带了什么违禁品吧?按规矩,出海货物得由地方官查验。”
古丽雅上前一步,掀开箱盖:“这是太医署监制的防疫药,有文书在此。赵公子若不信,可派人去太医署核实。”她拿出文书晃了晃,上面盖着鲜红的官印。
小石头忽然指着海面:“那是什么?”众人转头看去,只见远处黑影一闪,赵坤的脸色微变。阿木趁机说:“夜深了,船要趁涨潮出发,就不留公子了。”
赵坤哼了一声,带着人策马离去。护卫打开礼盒,里面果然藏着一把匕首,刀柄上刻着“海鲨”二字——那是岭南一带海盗的记号。
“果然没安好心。”小石头握紧画笔,“我把那伙人的样子画下来,免得以后遇到认不出。”
阿木把匕首扔进海里:“别管他们,升帆!”
随着一声号子,“同心号”缓缓驶离码头。岸上,萧彻和林晚意的身影越来越小,最终化作两点灯火。古丽雅把平安符系在桅杆上,阿木打开《万国商语手册》,小石头则在画纸上写下:“永乐三年,同心号启航,风自东方来,船向深蓝去。”
海风带着咸腥味扑在脸上,三人站在船头,望着越来越远的陆地,心里又紧张又期待。夜色中,“同心号”的船灯像一颗移动的星,慢慢融进无边的黑暗里。
喜欢逆转的朱砂请大家收藏:(m.2yq.org)逆转的朱砂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