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雪,终于纷纷扬扬地落了下来。细密的雪粒子先是沙沙地敲打着丹青小筑的窗棂,不多时,便化作了鹅毛般的雪片,无声地覆盖了庭院里的翠竹、假山、回廊,将林府妆点成一个素净的琉璃世界。
林曦棠裹着王氏新赏的银鼠皮小袄,趴在窗边,呵出的热气在冰冷的琉璃上凝成一小团白雾。
她看着外面银装素裹的景致,小小的脸上满是兴奋。前世的记忆里,这样纯粹、宁静的雪景,早已被城市的喧嚣和污染模糊了。
此刻,那份对自然造化的惊叹,毫无保留地在她眼中跳跃。
“周娘子!周娘子!”她扭过头,声音清脆,“我们画雪好不好?”
周娘子看着孩子眼中纯粹的欢喜,含笑点头:“好,画雪。雪虽无色,却最难画。画其形易,画其神、画其韵难。”
她走到案前,铺开一张洁白的生宣,目光扫过颜料碟,“今日,我们只用墨。”
只用墨?林曦棠眼睛更亮了。她知道,这正是考验“写意”功夫的时候。
周娘子取了一支笔锋稍秃的旧笔,蘸了极淡的墨,在纸上轻轻扫过。墨色在宣纸上晕染开,留下极浅淡、仿佛被水洗过的灰痕。
“这是远山,雪后朦胧。”她的笔触轻柔而肯定,寥寥数笔,便勾勒出雪后山峦起伏、若隐若现的意境。
接着,她又换了支笔,蘸了稍浓些的墨,在画纸下方,用侧锋快速地扫出几块嶙峋的形态,墨色浓淡相间,边缘毛糙。
“这是覆雪的顽石,要画出积雪的厚重与石块的坚硬。”她解释道。
林曦棠看得目不转睛。没有绚丽的色彩,只有水与墨的交融变幻,却已在她眼前铺开了一幅萧疏空寂的雪景图。那份留白处的空灵,墨色浓淡间的层次,仿佛蕴含着无穷的韵味。
“你来试试,”周娘子让开位置,指着窗外庭院里一株枝干虬结、覆着厚厚积雪的老梅树,“就画它的一枝。不要想着把每一片雪都画出来,想想它给你的感觉。是孤傲?是坚韧?还是雪压枝头的那份沉静?”
林曦棠深吸一口气,学着周娘子的样子,也选了一支旧笔。她没有急于落笔,而是再次凝望窗外那株老梅。寒风卷着雪沫扑打在窗上,梅树的枝条在风中微微颤动,积雪簌簌落下少许,露出底下深褐色的、遒劲的枝干。一种孤高清冷的意味扑面而来。
她提起笔,手腕悬空,回忆着刚才周娘子用笔的感觉。笔尖落在纸上,先是极淡的墨,扫出梅枝模糊的轮廓和枝头积雪的蓬松感。
接着,蘸了稍浓的墨,果断地点出几处深色的枝节转折,笔触短促有力,显出枝干的苍劲。她没有画一片具体的梅花,只在枝头积雪稍薄处,用枯笔散锋,极其克制地点了几点极淡极虚的墨痕,仿佛被雪半掩、将开未开的花苞。
最后,用更浓的墨,在画面一角,极其简略地勾勒出半截被雪覆盖的院墙轮廓,将视线引向画外无尽的雪幕。
整个画面,大片的留白,只有几根墨线、几处墨点,却将雪天的寒冷、梅枝的孤傲、庭院一角的静谧,表达得淋漓尽致。那份“意”,远远超过了具体的“形”。
周娘子看着这幅未完成、却已气象初显的小品,眼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激赏。她正要开口,丹青小筑的门帘被轻轻掀起,一股寒气裹着淡淡的檀香飘了进来。
“好一幅‘雪梅清寂图’!小小年纪,竟有如此笔意,难得,难得!”一个清朗温润的声音响起。
林曦棠和周娘子同时回头。
只见王氏引着一位身着青灰色棉袍、气质儒雅清癯的老者走了进来。老者约莫五十开外,须发花白,面容平和,眼神却异常清亮锐利,仿佛能洞穿纸背。
他目光一进来,就落在了林曦棠案上那幅墨梅小品上,脸上带着毫不作伪的惊叹。
王氏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意:“棠儿,周娘子,这位是青松居士,乃云山先生座下高足,书画双绝,名满丹青界。居士今日过府品鉴我收藏的一幅前朝小品,听闻你在学画,便顺道过来看看。”她语气自然,仿佛真的只是一次偶然。
林曦棠心中却猛地一跳。青松居士!云山先生的门徒!这可是丹青界真正顶尖的人物!王氏这“顺道”,未免也太巧了些。
她立刻明白了,这是嫡母安排的一场“考评”。她下意识地看向墙角砖缝的方向,那里,几只赭色的蚂蚁在光影里静默着。
她压下心头的波澜,规规矩矩地行礼:“棠儿见过青松居士。”
周娘子也连忙行礼,心中了然,态度愈发恭敬。
青松居士随意地摆摆手,目光依旧胶着在那幅墨梅上,他走近几步,俯身细看,越看眼中光彩越盛:“用笔虽稚嫩,但这份取势、这份留白、这份‘以少胜多’的胆识……妙!尤其是这几点若隐若现的花苞,不着一色,却生机暗藏!好一个‘意到笔不到’!”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林曦棠,“小友,此画何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快穿:从落笔惊鸿开始请大家收藏:(m.2yq.org)快穿:从落笔惊鸿开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