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山群峰环抱,中心地势陡然沉降,形成一处人迹罕至的寒潭。四壁悬崖如刀削斧劈,终年云雾缭绕,唯正午时分才有天光破云直坠潭心。潭水幽蓝如墨,深不见底,水面永远浮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寒气,偶有落叶飘至,顷刻间便覆上霜纹。
寒潭四周寸草不生,唯潭畔生着七株千年古柏,呈北斗之形排列。每至子夜,柏枝无风自动,竟能发出金石相击之音。潭心时有漩涡自生,将山间流散的灵气尽数吞纳,又在朔月之夜将精纯之气随水雾吐露,在潭面凝结成萤光流转的灵露。
此处不失为修行的好去处,黄风被师父带到这里,令他在此修行,不得离开。三月之内需打通任督二脉,如若不行,则半年之约就要延后,就目前这个内力水平,师父所述的这些功法和法门都没有办法练习,自己三个月后再来看他。说罢就消失不见。
这和之前土地公公手把手的教法简直天差地别,黄风有点呆愣,片刻方才想起什么,刚想喊师父,但看到四周高山那皑皑积雪,顿时收住了声音,嘟哝道,“师父啊,这冰天雪地的,你把我扔在这里三个月,我吃啥啊?之前带的这点东西该吃的吃了,该送的也送了,剩下这点也熬不住这么久啊!”
黄风正抱怨着,一道悠悠的老者声音传来,“吃你一顿贡品酒食,还得供你三月吃喝,这个买卖真是亏大了。你师父交代了,吃喝就包在老夫身上了,你就安心修炼吧!”
这声音认得,正是那土地公公的。黄风顿时来了精神,“公公,你在哪儿啊?”四下张望了半天,光听声音,不见有人。
“又有何事?”公公的声音再次传来,就是不现身。
“这里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要不公公行行好,给我造个雪屋出来,如何?”黄风见公公不出来,一边继续说话,一边寻找声音的方位。
“这寒潭见光不见风雪,有那么高的山峦给你遮风挡雪,你还要什么雪屋啊?”公公说道,“搞了雪屋说不定还阻碍你吸收天地灵气呢!吃喝给你放下了,吃的时候再打开。我一天送一次,走了!”
声音是从身后传来的,回头一开,只见地上多了一个食盒,走过去打开一看,只见四菜一汤,一大碗米饭,还热乎的,可惜菜全是素菜,下面还有一层,掀开一角看了下,和上面的一样,估计这就是两顿的量,黄风把上层食盒盖了回去,站起身子说道,“公公,好歹来搞个荤菜啊!公公......?”叫了半天没人应答,估计是真的走了。再次看向食盒,发现上层的四菜一汤已经冰冻!这才想起公公走的时候为什么叫他吃的时候再打开。这下要饿一顿了,无奈下黄风只得先把盖子盖上。
寒潭的沙滩有一块面积较大,靠近山脚下师父为他准备了一个兵器架子,上面十八般兵器一应俱全,旁边还放着石担、石锁、沙袋、木人桩、千层纸等用于力量训练的器具。
看来师父这是让自己内外兼修啊。看了看寒潭四周,估摸着一圈大概在十几里左右,于是先跑了一圈热热身,待身体活动开来,开始往身上绑沙袋,沙袋扁平贴身,不影响活动,但分量不轻,每个有十斤之重,小腿,手臂部分各绑了两个,一共是四十斤重,黄风整个体重都不到百斤,这下沙袋就抵得上半个自己的重量了。负重后,又跑了一圈,这次跑下来自己鼻洼鬓角已经热汗直冒了。
不敢直接停下,在这极寒之地,出了汗如果直接停下,汗水很容易凝结成冰,这要是贴在身上,寒气入侵,轻则大病一场,重则冻成冰棍,原地立坟!
黄风沿着沙滩走了两圈,边走边擦汗,让自己的呼吸代谢逐渐慢下来,这样始终保持体表干燥状态。
接着是扎马步。
“腿要沉,气要稳,”他喃喃自语,“根深蒂固,方能枝繁叶茂。”
第一式:调身定架,意守丹田。
双足开立与肩宽,双足抓地似生根。意念集中于涌泉穴,想象双足生出根须,深入大地,汲取地之阴气,沉稳踏实。
屈膝下坐如骑马,敛臀收腹腰背圆。重心落于涌泉,力发於足,导於腿,腰间主宰。感受大腿肌肉绷紧如弓,这是“筋骨皮”的外练。
虚灵顶劲颌微收,双目平视神内敛。意念百会穴似有一根丝线向上轻轻牵引,使头颅中正,脊柱自然伸直。此为沟通天地之桥,便于阳气上升。闭合眼睑或目视前方而视而不见,将向外分散的精神收归体内,意守脐下三寸下丹田,此为炼气之始。
沉肩坠肘臂环抱,含胸拔背势浑圆。放松肩肘,使气机不致上浮堵于胸肩。感觉气息能顺畅沉入丹田。
第二式:调息聚气,丹田培元。
鼻吸清气沉丹府,口吐浊气身放松。吸气,以鼻缓缓吸入清新之气,意念引导此气沿任脉(身体前正中线)下行,沉入下丹田(小腹内部)。感觉丹田如池塘,气如水流注入,微微鼓荡发热。同时,感觉大地之气由涌泉吸入,上行至丹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南云山脉的黄风大圣请大家收藏:(m.2yq.org)南云山脉的黄风大圣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