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苦修已三月有余。这日,黄风盘膝而坐,寒潭水泊倒影中,已有蜕变。其皮毛泛出流动的金铜光泽,仿佛每根毛发都被山巅的晨光浸透。肩背与四肢的肌肉线条变得流畅而饱满,蕴藏着山岩般内敛的力量。
心念微动之间,脊柱便如大龙般节节贯通,发出细微的噼啪声。身形似乎未变,但给人的感觉却骤然挺拔、紧凑,充满了随时能爆发的张力。最奇异的是周身萦绕的那股“势”。其气息尽数敛于体内,只在呼吸转换之间,才从毛孔中逸出一丝灼热的、带着沙土气息的妖风,将石台边缘的尘土无声地推开一圈涟漪。
一个小周天后,缓缓睁眼,金褐色的瞳孔缩成一道窄缝,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专注与冰冷。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手,轻轻握紧,感受着那股足以撕裂金铁的力量在筋脉中奔涌。
黄风也感受到了身体上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外在的,内力方面也有所精进,内视丹田,与两月前那缕微弱、游丝般的气息不同,此刻他气海之中,似乎有一股浑厚凝实的气流正缓缓盘旋,如同深潭中的漩涡,清澈、沉静而蕴含着引力。其性质似乎也有所变化。之前那种难以操控,且极易消散情况已经不复存在,这种内力可在心念转动间如臂使指。只要自己想,那股温润却又灼热的气流便能瞬间涌向四肢百骸。它不再仅仅是“气”,更带上了一种独特的“质”——仿佛是将山间的烈风与地底的熔岩一同炼化,凝练如浆,流动时却轻灵如烟。
在运转周天时,内力流过曾经滞涩、细弱的经脉时,感受到的不再是刺痛与阻碍,而是一种江河入渠般的通畅感。经脉被拓宽、加固,内视之下,甚至能“看”到经脉壁膜泛着一层淡淡的金色光泽,坚韧异常。之前在尾闾关、夹脊关等位置气血运行受阻的情况大为改观。
最显着的变化在于控制力。黄风伸出爪尖,意念微动,一缕细若发丝的金色气劲便透体而出,在爪尖之上三寸之处凝而不散,微微吞吐,发出极轻微的“嘶嘶”声,仿佛将周围的空气都切割开来。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这缕气劲的每一分变化,其强度、长度、乃至旋转的速度,皆在心意掌控之中。就是少点,如今这个“质”感觉还不错,就是“量”没上去。
这还是因为任督二脉没有打通,经脉受阻的缘故,打通任督二脉需要强大的能量驱动,这个能量被称为“药”,即充足的精气,先天肾气与后天水谷之气化合而成。这就需要假以时日。修炼时间不够,内气积累不足,就像烧一壶水,柴火不够,永远烧不开。气至关卡前便无以为继,自行消散。
另外“火候”也比较难控制。“火”指意念,“候”指时机和程度。修炼中必须掌握“文武之火”。 武火:意念较重,呼吸急催,用于采“药”、通关。但用之过猛,则如火烧干锅,耗伤元气,甚至走火入魔;文火:意念轻微,呼吸舒缓,用于温养、培育真气。但用之过度,则气行缓慢,无力冲关。何时该用武火猛冲,何时该用文火温养,全凭修炼者自身的微妙感知,无人可代劳,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导引”之误:内气运行需要意念引导,但必须是“勿忘勿助”的淡淡引导。若意念过重,强行拉着气走,会造成“意是气是”,气并未真正贯通,只是意念的错觉,此为“幻通”;若完全没有意念,气又会散乱无主,无法汇聚成流。不过,这一点上,黄风自觉做的还是可以的,毕竟现在和之前已经大不相同了,意已经能够真切的感受到了气的存在和游走。
既然内力修为已经有了不少进展,作为年轻人,总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感,黄风也不例外。想试试使用“掌心雷”的威力!
按照师父所授起势,以自身修为为引,调动天地正气(阳气),存思于掌心,化为一团至刚至阳的雷霆之气,骤然爆发,诛灭邪祟。口诀是调动自身与天地能量的钥匙,心法与手印是引导能量的法门。
净心叩齿,身心肃静,摒除杂念。上下叩齿三十六通,集中心神。
默念:“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亿劫,证吾神通。”
步罡踏斗,脚踏七星步,沟通天地能量场,定位自身为雷霆枢纽。
手印凝结(引导),右手结 “雷印” :拇指压住无名指根部(子位),其余四指握紧,象征“握雷于掌”。左手剑指(食指中指并拢)竖于胸前,引导内炁上行。
存思观想(聚能),闭目存思,想象东方青龙之雷炁、南方朱雀之雷火、九天之上煌煌天威,如百川归海,尽数汇聚于自己右掌劳宫穴。掌心发热,如有太阳孕育其中,白光刺眼,电弧闪烁。
诵念口诀(释放),猛然睁开双眼,目光如电,锁定妖邪。右掌向前猛地推出,同时口中厉声诵出口诀:“太一扶胥,五阳聚首。敕令吾掌,化形为雷。东乙木炁,助我枢机!南丙火精,焚邪灭形!罡煞奔临,破秽涤阴!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南云山脉的黄风大圣请大家收藏:(m.2yq.org)南云山脉的黄风大圣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