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空有理论,却没有具体事实,譬如说什么才能叫良好的时机?怎么个运用间者法?如何才能称之为灵活运用有利因素扬长避短?
这些更为详细的东西,杨焱云几乎都无法从书中找到答案,也没办法通过实操进行演示,身为轻理论重实践派的杨焱云实在难以从中体会乐趣,也难说真正读懂了个什么。
苦苦钻研但收获寥寥之下,杨焱云只能做出这样的判断——那些兵书理论翻来覆去就是那么一套,想要真正领悟兵法奥妙、练出大将风采,唯有实践,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书本之上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就是浪费时间。
他宁可多摔上几个跟头,自己从切实的经历中进行领悟。
读书无用的理念一生出来,杨焱云霎时间觉得整个天地都豁然开朗了,埋头苦读?浪费时间罢了!自己更需要的是闯荡!闯荡!他必须再次出山,开启他的闯荡!
教他习武的叔父对杨焱云的这一情况很是摇头,他干脆地指出,杨焱云这种想法太过天真,他可以认为兵书没用,但这些可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有巨人的肩膀不站,非要自己在黑灯瞎火里摸索,这不纯有病吗?
再说了,书本这种东西,当时读完当时就有领悟,对于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而言,本来就是少之又少,可为什么还是要读呢?
读了,为的是先在脑海里寄存下一份印象,等到某天类似的情况一发生,正好与留下过的某份印象相吻合,自然而然地就能得到更为深刻的感悟,之前射出的箭,才算是正式中了靶。不读,何来射箭?又何来中靶?
譬如广为人知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平时看着没感悟,但当别人把别人不想要、自己也不想要的事物强加到自己头上,自己心中生出许多不是滋味的滋味时,自己便可以深刻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简单几个字的分量,有了深刻之感悟后,便能将这些感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滋养着自身的方方面面。
可杨焱云的叔父指责杨焱云不懂读书,杨焱云反过来指责叔父不懂少年。
少年、少年、何谓少年?敢闯敢拼、敢想敢为、敢作敢当之人,方可称之为少年。从书本上了解的,那充其量是属于别人的,不是自己拥有的,唯有自己从实践之中摸索出来的,才是真真正正属于他自己的,才能被他彻底所领悟到。
最后,杨焱云一脸郑重、大义凛然地对叔父说道:
“叔父!不必担心!焱云早已做好充足之打算,正所谓大鹏同风而起、潜龙遇云而翔,焱云别无所长,唯心如顽石,千难万险,不可夺焱云之志。焱云纵是摸爬滚打,亦要尽心竭力抵达目标之所在,绝不畏难。
如今,焱云尚在闯荡历练之中,只待一日风起云扬,焱云便可一飞冲天、成我功业,光宗耀祖,青史名垂!定不负叔公、父亲、以及众位长辈之期待。”
看着似有万丈雄心的杨焱云,无语不已的叔父此时就只有一个念头——你开心就好!
“唉!贤侄啊!你天赋异禀,武艺绝伦,心性异于常人,老夫我也能理解。可即便你有着超凡之才能,也必须要小心行事,这世道,水太深太浑,不是你一介小辈看得清、摸得明的。”
杨焱云自信昂扬地摇了摇头,说道:
“无妨!少年闯荡,磕磕碰碰,本就如影随形,何足道哉?”
看着杨焱云自信心爆棚,丝毫不以为然的模样,叔父都想骂人了。这小兔崽子,怎么就是告不醒呢?你很会打吗?你会打有个屁用啊!出来混,要有势力,要有背景,小瘪三不管用的啦!
叔父只好无奈地询问道:
“焱云啊!你下山后,可有何打算啊?”
“听闻陛下正在扩招新军,焱云打算前去。”
“哦?”
叔父正视了杨焱云一眼,想了想,认为这也不失为一条不错的出路,只不过凭杨焱云这样的性格,遇到什么浑浊阴暗之种种,能应付过来吗?唉!算了!翅膀早就硬了,不是自己拦得住的,他点了点头,说道:
“那好吧!焱云啊!我杨家新一代里,无人可与你相比,你一定要再接再厉,振我杨氏之名啊!”
“侄儿明白!”
杨焱云朝叔父一拱手。
简单地道别后,杨焱云便走下山去,看着杨焱云那坚硬得仿佛铁铸的背影,叔父的心头一时间五味杂陈。
欣慰吗?担忧吗?都有吧!谁让那孩子是个骄傲又自负、同时又心怀正义的人呢?茫茫人间道,真的有属于这类人的一条吗?或许……真的就有呢?天无绝人之路嘛!
很快,杨焱云的身影就遁入郁郁葱葱的树林之中,同时,几只杜鹃鸟带着清脆的啼鸣,从林子里头飞出,飞向那蔚蓝澄澈的天空。
喜欢缔王志请大家收藏:(m.2yq.org)缔王志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