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边捋着长须,一边激动地说:“迄今为止,从来没有出现过像本词那样具有激奋人心、鼓舞人们杀敌上战场收复旧河山的诗词了。”
“前四字,即司马迁写蔺相如“怒发上冲冠”的妙,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独上高楼,自倚阑干,纵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热血满怀沸腾激昂。——而此时秋霖乍止,风澄烟净,光景自佳,翻助郁勃之怀,于是仰天长啸,以抒此万斛英雄壮志。着“潇潇雨歇”四字,笔致不肯一泻直下,方见气度渊静,便知有异于狂夫叫嚣之浮词矣。”
“开头凌云壮志,气盖山河,写来气势磅礴。再接下去,倘是庸手,有意耸听,必定搜索剑拔弩张之文辞,以引动浮光掠影之耳目——而乃于是却道出“二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四个字,真个令人迥出意表,怎不为之拍案叫绝!此十四字,微微唱叹,如见将军抚膺自理半生悲绪,九曲刚肠,英雄正是多情人物,可为见证。功名是我所期,岂与尘土同轻;驰驱何足言苦,堪随云月共赏。试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识见!”
“你能够在短短的不到半炷香时间内做出如此令人惊艳的词作,实在是不可思议,老夫也自愧不如!如果不是现场作出来,老夫也不相信前面那三首诗也是你创作的。”
众人望向钟鹏举,此时的他虽然面带微笑,鼻若悬梁,唇若红莲,明眸皓齿,但眉宇间还是保留着独有的一丝丝的忧郁。
刚才那位大声呵斥钟鹏举的少年面露愧色,低下头默不作声,他恨不得地下有条缝。
当中那位青衣少年咬着嘴唇,时而垂下头,时而快速地望一眼钟鹏举----他今天好像刻意打扮了一番。只见他相貌俊美异常,双目黑白分明,炯炯有神,手中折扇白玉为柄,握着扇柄的手,白得和扇柄竟无分别。他的脸上是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仿佛在回味着……
过了一会,青衣少年抬起头说:“你能现场作一首表达你平时心境的诗词吗?”
钟鹏举第一次注意到这位翩翩公子,俊秀非凡,风迎于袖,纤细白皙的手执一把折扇,腰间别着一把宝剑,嘴角轻勾,美目似水,未语先含三分笑。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
钟鹏举略微沉吟一下,回答道:“可以。”
他望着那一炷香燃快到一半时,才迎着众人期待的眼神,泼墨挥毫,写下一首《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百姓。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这首《小重山》词,用艺术手法表达他抗金报国的壮志雄怀。岳飞抗金的伟业,不但受到赵构、秦桧君臣的迫害,而同时其他的将领如张俊、杨沂中、刘光世等,亦各不信任互相拆台,故岳飞有知音难遇之叹。《小重山》词抒写了这种感慨。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太妖孽了!前后两首词是绝然不同的两种风格。
那几个少年人不禁拍手叫绝,除了那个华服少年,包括青衣公子在内望向钟鹏举的都是崇拜的眼神。虽然他们身世不凡,再高傲的人也会被钟鹏举的现场创作所表现出来的才华所折服。前面的三首是珠玉在前,后两首便是珠玉纷呈。他的才华似乎是用不完的。
县令李应武此时也是惊叹不已,此子不简单,在文采方面比当今文坛上的所有人可能都强太多了,假以时日,定然一飞冲天。
“哈哈……”又是那位老先生笑完之后说,“写得好!没有谁会想到在这乡村里会有一位才华如此出众的人才,春林兄,你这位重孙太令人惊讶了。不虚此行,不虚此行,不虚此行哪。今生有幸读到如此佳作,现场见证到一位天才的初试啼声今生实在再无遗憾!”
学堂首席教习钟良惠此时开心地向钟鹏举正式引荐道:“鹏举贤侄孙,此乃当今吴王的老师邹大人,近日刚好巡行到本州县。”
这位先生其实年纪也不大,钟鹏举估计也就五十出头,只见他体格健壮,蓄着一把长须,显得有些老,明朗的双眸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给人一种学识渊博的感觉。
钟鹏举连忙上前行礼。邹大人大笑着夸赞钟鹏举一番,他本是开朗爽脆的人,这次便服出行并不太拘泥于小礼节。邹大人自从观摩了钟鹏举的灌溉工具和耕作工具并亲自操作过后就已经对钟鹏举刮目相看了,他敏锐地觉察到这个人可以对这个世界改变很多,前途不可限量。
邹大人原来对钟鹏举是感到很困惑的,但那些发明创造摆在面前,也的而且确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实实在在地有益于农事。
现今钟鹏举又一次震撼到他。灌溉工具和鹏举曲辕犁等使他感到震惊,感到不可思议;诗词和书法也使他感到震惊,感到匪夷所思;听司农卿陈大人讲他的医术和医学学说更是惊世骇俗。这些怎么都集中到他这样一个以前平平无奇、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身上,真是太神奇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请大家收藏:(m.2yq.org)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