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日
即徐知诰和徐知询被俘的三日后。
江都府收到李应武县令、周本和柴再用的三方奏折。
国主杨隆演、徐温和一众臣工在朝上相对无语。杨吴政权一下子损失了七万人马,占了全国总兵力的五分之一。
徐温自专权以来从未受过如此大的打击和失败,损兵折将,令杨吴政权遭受重大损失不算,还搭进去了三个儿子。
徐温的声望至此跌到谷底。
连徐温都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了。
徐温只好在朝中夹起尾巴,暂时处于守势。
吴王杨隆演谨记自己兄长杨渥的死亡教训,并没有对徐温及其党羽借机发难,落井下石,只是以此来换取一点人事权。这点人事权既不在朝中,也不在江都府附近的重地。表面上看对徐温的利益不会构成重大的威胁。
他徐温在朝中还是一手遮天,江都府附近要地还牢牢控制在他的手中,国主杨隆演还只是笼中的一只金丝雀。
鉴于原来任命的江州刺史徐知询和团练使徐知诰都被俘虏了。朝上顺利通过了自第二代吴王杨渥以来最顺利的人事任命:江县原县令李应武任江州刺史,原江州防御使钟鹏举兼江州团练使。
就在此时,吴国主收到一封来自于江州的密函后,他按下心头的狂喜,强加了一条任命:钟鹏举为洪州百姓军节度使、刺史兼团练使,朱谨为洪州防御使。
这一任命震惊了朝堂上下。
徐温及其朝中亲信都以为废物吴王杨隆演烧坏了脑。
李德诚原来是驻守洪州的镇南节度使,至今下落不明。杨隆演现今搞一个百姓军节度使出来,真是莫名其妙。
但徐温及其党羽自知理亏,在这一任命上作出了让步,从而使钟鹏举为洪州百姓军节度使、刺史兼团练使,朱谨为洪州防御使的任命得以顺利通过。
第九十八日
钟鹏举进行为期三日的整军运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劳动,钟鹏举把江州和洪州降卒集中起来进行连续两天的整军运动。
第三日把江州和洪州百姓军全部各级军官集中起来培训一日。
江州投降士卒留下六千人分到海陆军野战各连队,根据其余六百人的个人意愿,部分转到后勤辎重队伍,部分进入工兵部队,部分进入侦察搜索部队,部分进入工厂,反正人人有饭吃。至此钟家村加上新招募的兵员共有一万五千人。
江县县城外镇兵共有一千八百人。
洪州投降士卒留下四千五百人,分到海陆军野战各连队,根据其余三百余人的个人意愿都做了妥善安排。至此洪州城加上新招募的兵员共有一万人。
钟鹏举可以掌握的部队有两万六千八百人。
钟鹏举为刺激练兵教官的积极性,宣布军中的各位教官月饷由四贯钱升到十贯钱。
钟鹏举在整军时展示了当今国主吴王亲笔题名的百姓军军旗。
他拿出三本小册子:一本是《军队组织与军队条例》,一本是《军队训练大纲和科目》,一本是《陆战和水战要略和案例》。他把这三本小册子印刷若干份拿给他们传阅一遍后,接着亲自对他们进行了为时两日的培训。
钟鹏举强调了百姓军军队的三大宗旨、五大纪律和十一项注意并逐一进行详细的讲解:
三大宗旨是:“以统一天下为己任”,“以天下苍生的福祉为中心”,“保护百姓的利益和生命安全”。
三大宗旨旨在明确百姓军军队的任务和性质,明确百姓军存在的意义和奋斗的目标。
五大纪律是:“一切行动听指挥”,“不能背叛统帅和牺牲军队利益”,“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遵纪守法,保护百姓合法利益和生命安全”。
十一项注意是:“说话态度要和好”,“买卖公平”,“借百姓东西要还”,“损坏百姓东西要赔偿”,“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童叟无欺”,“尊重各地百姓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不虐待俘虏”,“军队内部官兵一致”。
四大纪律和十一项注意这旨在规范军队成员的行为,加强军队内部的团结,以及维护军队与百姓的关系。这些规定体现了军队的性质和宗旨,强调了军队应当以怎样的态度和方式对待和其他军队成员。
通过严格的纪律约束,这些规定帮助军队赢得了最多数的老百姓的支持和信任,为夺取统一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最后,钟鹏举对百姓军的月饷进行了调整,比原来的月饷最少的都提高了两倍!
普通兵员月饷每人每月一贯又五百文钱,班长(12人的小队)月饷五贯钱,排长(36人的中队)月饷二十贯钱,连长(120人的大队)月饷一两白银(100贯钱)。
营长(四个连队)月饷每二两白银(200贯钱),团长(四个营队)月饷四两白银(400贯钱)。
荣立军功的,按等级,每次奖励一两白银到一百两白银,也可能会得到额外的赏赐,如粮食、布帛和土地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请大家收藏:(m.2yq.org)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