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预报像一道冷酷的判决书:未来72小时,长沙将迎来**持续性特大暴雨**,过程累计雨量预计达300-400毫米,湘江及其主要支流水位将**全面超警**!
项目部会议室的气氛凝重得如同灌满了铅。窗外,铅灰色的云层低垂,闷雷在远处滚动,仿佛巨兽苏醒前的低吼。
“周总,湘江实时水位已突破警戒线0.5米!水文局预测洪峰将在48小时后到达我们标段,洪峰水位将超警戒2.3米!”水文工程师的声音带着紧迫。
“基坑东侧边坡加固区域,微型桩锚系统监测数据稳定,但持续的强降水对土体饱和度和孔隙水压力是巨大考验!”监测组长汇报。
“盾构始发井端头加固区,AAS(碱激发矿渣)搅拌桩强度达标,但井口标高仅比预测洪峰水位高出1.8米!一旦洪水倒灌或强降雨导致内涝…”始发井负责人的话没说完,但所有人都明白后果——价值数亿的盾构机和整个始发井将被淹没!
双线告急!基坑与盾构始发井,如同暴露在洪魔獠牙下的孪生堡垒。
周远站在巨大的长沙城区水系图与工程平面叠合图前,目光如炬。“启动‘双塔’防洪抢险预案最高等级!”他的声音斩钉截铁,瞬间压倒了窗外的雷声:
1. **“基坑守护塔”行动**:
* 基坑周边**防洪子堤**立即加高、加固至超出洪峰水位1.0米标准,重点薄弱段采用**充水式橡胶坝**快速封堵。
* 基坑内**排水能力极限提升**:备用大功率水泵全部启用,排水管路冗余布置,确保抽排能力远超最大可能入渗量。
* 边坡**实时智能降水-监测联动系统**:在微型桩锚区域增设**真空深井降水点**,直接抽取深层承压水,降低孔隙水压;分布式光纤传感网络(DTS)实时监测边坡土体温度场(间接反映渗流场变化),数据直联降水系统,实现渗流异常区域的**精准靶向降水**。
* **应急撤离通道与安置点**:与社区联动,确保基坑周边居民区应急通道畅通,安置点物资到位。
2. **“盾构方舟”行动**:
* 始发井口**防洪钢闸门**立即落闸密封!闸门与井壁接缝处采用**遇水膨胀多重密封条+高压注浆封堵**。
* 井口外围紧急构筑**环形围堰**,高度超出洪峰水位1.5米,堰体核心采用**速凝型AAS固化土**填筑,外包**土工膜+砂袋**。
* 盾构机内关键设备(主驱动、控制柜等)**紧急加装防水隔舱与提升支架**。
* 预备大功率**井内应急排水泵组**,管路直通地面高处。
* **备用电源系统**(柴油发电机组)转移至绝对高地,确保防洪闸门、排水泵、监测系统在电网中断时持续运转。
命令如山,整个工地瞬间高速运转起来。风雨中,充水式橡胶坝如巨蟒般在基坑边缘隆起;AAS固化土在搅拌机的轰鸣中被快速浇筑成坚实的围堰;防洪钢闸门在液压驱动下缓缓落下,发出沉重的金属摩擦声。
暴雨如期而至。天地间仿佛被巨大的水幕笼罩,豆大的雨点密集地砸在防雨棚上,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湘江水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浑浊的江水裹挟着断木杂物奔腾咆哮。
“基坑东侧S-11点,孔隙水压力异常上升!光纤温度场显示局部渗流加剧!”监测员的喊声在嘈杂的雨声和机械轰鸣中格外刺耳。
“启动S-11区域靶向真空降水!功率拉满!”周远盯着屏幕,果断下令。
深井泵发出更高亢的嘶鸣,强行抽取着深层的水。屏幕上,代表孔隙水压力的曲线在挣扎中缓缓回落。
“报告!始发井环形围堰外侧发现管涌!浑水带砂!”对讲机里传来围堰巡查员惊恐的声音。
“位置?流量?”周远的心猛地一紧。
“东南角!碗口大小!流量很大!”
“AAS固化土还没达到最终强度!是薄弱点!”张明脸色发白。
“用‘钢包土’堵!”周远临危不乱,“快!准备**焊接好的钢制堵漏箱**!里面装满速凝型AAS干拌混合料!沉下去盖住管涌口!外部堆压砂袋!”
抢险队员顶着倾盆大雨,将沉重的钢箱精准沉入翻涌的浑水中。速凝AAS遇水迅速反应,发热、硬化,如同在洪魔的伤口上迅速凝结出一块坚硬的“血痂”。管涌流量迅速减小,最终被成功封堵。
雨势没有丝毫减弱的意思。洪水如同挣脱牢笼的猛兽,疯狂冲击着基坑的子堤和盾构井的围堰。每一波洪峰的拍打,都让监测数据剧烈跳动,考验着工程的极限和每个人的神经。
就在“双塔”承受着洪水最猛烈冲击时,一场源自内部的危机悄然爆发。
盾构始发井内,负责操作防洪闸门液压系统和应急排水泵的几名工人,因为连续高强度作业、环境压抑、以及对洪水的恐惧,与当班的技术员发生了激烈争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请大家收藏:(m.2yq.org)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