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就是佛光寺?”阿娜尔失声惊呼,声音在极度寂静的山谷中显得格外突兀响亮,带着浓浓的失望、茫然与无法理解的困惑。她脑海中描绘过无数次佛光寺的景象,宏大的山门、巍峨的大雄宝殿、香烟缭绕的经堂、虔诚诵经的僧众…无论如何,也无法将那些辉煌的景象与眼前这座孤寂的、虽然美丽却形单影只的白塔联系起来。这落差实在太大了!难道千辛万苦,甚至付出了石磐生命的代价,最终抵达的就是这里?一座塔?
影枭的眉头紧紧锁起,几乎拧成了一个疙瘩。他锐利的目光如同最谨慎的猎豹,更加仔细而快速地扫视着山谷的每一个角落——湖面、树林、草丛、山壁…寻找任何可能存在的埋伏、陷阱或机关。他的手早已无声无息地紧紧按在了腰间的刀柄之上,身体处于一种随时可以爆发的临界状态。这太不寻常了!太诡异了!如此隐蔽的山谷,如此不合常理的“目的地”,完全超出了他的经验范畴。那梦中的指引,此刻在他心中蒙上了一层浓重的疑云。是极高明的幻术?还是…又一个精心设计的、针对他们精神弱点的致命陷阱?他无法确定,但极度的危险感让他全身的汗毛都微微竖起。
桑吉也怔在了原地,仿佛被一道无声的雷霆击中,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眼前的景象与他所知、所想的“佛光寺”,与他记忆中师父多吉坚赞无数次描述过的、历史上鼎盛时期的五台山佛教盛况,形成了强烈到几乎荒谬的对比!
他的脑海中,不受控制地、异常清晰地浮现出师父多吉坚赞曾经在雪域高原那间点着酥油灯、弥漫着淡淡檀香味的温暖石室里,用那低沉沙哑却充满无限虔诚与敬畏的声音,讲述过的关于五台山与元朝的深厚法缘:
“桑吉我徒,你需知晓,五台圣境,并非仅属汉地。自大蒙古国兴起,弯弓射雕的铁骑踏破山河,至元朝一统天下,蒙元历代帝王,从窝阔台汗到忽必烈汗,乃至其后继者,皆极度尊佛信教,尤崇我藏传佛教,视其为安定江山、福佑国民之无上法宝。世祖薛禅汗雄才大略,心慕佛法,其为‘福邦民’,祈愿佛法长存,江山永固,于至元二年便造一经幢,上刻密咒真言,敕送五台山善住院,令高僧大德日夜披阅宣讲,并以黄金珍宝庄严之。同年,更敕令大规模修缮五台山十二座着名佛刹,广召工匠,耗资巨万,务使殿宇焕然一新,金光耀目,庄严圣境,以示对文殊菩萨的无上崇敬。”
“尤为重要的是,大汗继位之初,便以极大诚意,封西藏萨迦派第四祖、无比智慧、学识渊博如海的八思巴喇嘛为‘国师’,授以玉印,委任其为天下释教统领。后又晋封为‘帝师’,‘大宝法王’,命其造蒙古新字的八思巴文,统领天下释教,地位尊崇无比,犹如佛陀再世。八思巴上师乃文殊智慧之人间化身,他亦曾亲至五台山,朝礼文殊师利菩萨圣容。他深信不疑,此五台山即是《华严经》中所载之文殊净土‘清凉山’,在此用千金铸造精美无比的文殊化身像,虔诚奉祀于此山之中,以表无上敬意与祈请。”
“八思巴上师之功绩,不仅于此,他更是亲身朝拜了五台之顶,于每一台顶都举行盛大供养仪式,分别供奉礼拜,祈请文殊智慧加持…” 师父的声音仿佛穿越时空,再次在桑吉耳畔响起,带着一种令人神往的力量,桑吉的心神随之飞向了那五座象征着文殊菩萨五种智慧、令无数佛教徒心驰神往的台顶,其景象在师父的描绘下栩栩如生:
东台望海峰: 犹如一只巍然匍匐的巨象,台顶若鳌脊,磅礴大气。常于拂晓时分被浩瀚的云雾缭绕,登临其上,宛若置身天宫仙阙。极目东望,可见壮丽无边的云海之上,一轮红日喷薄而出,万道金光将云涛尽染,霞光瑞彩,变幻莫测,犹如亲眼目睹蓬莱仙境展开画卷。台上曾建望海寺,供奉聪明文殊,象征大圆镜智,此智慧清净无染,圆满无缺,能如实映照宇宙万法之本来面目,无所不知,无所不现。
西台挂月峰: 其形如一只翩翩开屏之孔雀,优雅神秘。每至夜深,明月仿佛就悬挂于峰巅之上,清辉遍洒,将整座山峰映照得如同悬于天际的一面宝镜,景致清幽绝伦,万籁俱寂,唯有天风过耳,松涛微微,令人心魄俱净,尘虑顿消。台上曾建有法雷寺,供奉狮子吼文殊,象征平等性智,此智慧能观一切法、一切众生本自平等,无有高下,破斥我执、法执等一切分别执着,如狮子吼,震慑群魔。
南台锦绣峰: 宛若一匹温顺卧息的骏马,姿态安详,山顶耸立如覆盂。每到盛夏时节,台顶却凉爽如春,更神奇的是,遍开各种奇葩异草,姹紫嫣红,灿若云锦,故得“锦绣”之美名。置身于无边花海之中,芬芳袭人,彩蝶翩跹,远眺四周群山如黛,令人心旷神怡,顿生喜悦。台上曾建有普济寺,供奉智慧文殊,象征妙观察智,此智慧能善观诸法差别,洞悉众生不同根器与因缘,从而应机说法,对症下药,度化无量众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阎魔德迦金佛请大家收藏:(m.2yq.org)阎魔德迦金佛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