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步:安奉圣体。将金佛恭敬请出,以甘露净水沐浴,诵经祝祷,然后将其安稳请入铜炉之中特定方位——那也是整个五台山庞大能量场的核心焦点所在。”
“第三步:五智灌顶。这是最关键一步,成败在此一举。守护者立于洞中特定方位,对应五方如来,结文殊五字根本印,观想五台山顶,东台如金刚杵,射出璀璨蓝色光明,代表大圆镜智;南台如摩尼宝,射出辉煌黄色光明,代表平等性智;西台如八瓣莲花,射出柔和红色光明,代表妙观察智;北台如锋利宝剑,射出清凉绿色光明,代表成所作智;中台如千辐金轮,射出纯净白色光明,代表法界体性智。五色智慧光明从天而降,穿透山岩,无视阻碍,直接灌入菩萨洞,笼罩铜炉与金佛!此乃五智如来的直接加持,以其无上智慧力,洗涤金佛因降魔而沾染的戾气、业障,弥补其灵性耗损,如同为干涸的土地注入甘泉。”
“第四步:万愿同辉。此时此刻,凡在五台山境内修行有所成就者,皆会心生感应,心血来潮,自发于各自道场课诵《文殊师利根本咒》及《大威德金刚根本续》。万千诵经之声,万千虔诚愿力,跨越空间,汇聚成一股浩瀚磅礴的愿力洪流,如同为金佛织就一个巨大的、金色的光明茧壳,将其温柔包裹,助其凝聚能量,稳固灵性,隔绝外扰。”
“第五步:灵金自衍。在五智光明持续照耀与万千愿力滋养下,结合炉中‘智慧之火’的温柔淬炼,金佛本身所具有的‘不朽金性本源’会被彻底激活,如同拥有生命般自行流动,弥合裂纹,修复损伤,恢复如初。甚至其上的梵文种子字、细微法相纹理,都会变得更加清晰深邃,蕴含的般若智慧之光会更加璀璨夺目,胜过以往!整个过程,可能持续数日乃至数月,期间洞内金光冲霄,洞彻天地,但因处于坛城核心且有天然结界守护,外界凡俗之人不可见、不可知、不可扰。”
老僧讲述至此,长长吁了口气,仿佛自己也经历了一场神圣而耗神费力的仪式,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又充满光辉:“此乃天地间最顶级的修复之法,借整个五台圣境之力,行造化之功!远非当年在大都,凭借人力、法器、七宝勉强施为可比。大都之修,如巧匠修补珍贵衣物;五台之复,乃是天地为炉,造化为工,为圣灵重塑灵胎!”
“而今,我的大师兄,也是先师最为信赖、修为仅次于先师的首座弟子,发下大愿,就在那绝壁之上的洞窟中,终身守护,不语外事,不涉红尘,非‘机缘’至时,绝不出世,亦绝不与外人言及半分。他,成为了那秘宝和知识的活体守护者,自身也与那洞窟、那铜炉融为一体。”
“而我,”老僧指了指自己佝偻的身躯,又用那光滑的扫把柄轻轻点了点脚下的青石,目光扫过巍峨的灵塔和远处的山峦,“则奉先师之命,终身守护于此帝师灵塔之侧。一方面是为尽弟子之礼,日夜洒扫,诵经祈福,以报师恩祖德于万一;另一方面,更重要的使命,便是为了等待。等待那不知何时会来、甚至不知是否会来的携金佛而至的有缘人。师父圆寂前曾紧握我的手,其嘱托言犹在耳:金佛有灵,自会择主,亦会自寻归途。当它因缘际会,重回五台山,靠近帝师灵塔之时,其独特的气息与塔共鸣,便是我等待终结、使命交接之时。塔在,人在;人亡,塔仍需守候,直至下一任守护者出现,或者…金佛重临。此乃宿缘。”
“为了绝对保密,防止任何有心之人的窥探,这道法旨秘而不宣,除了师父、我、大师兄以及极少数早已圆寂化作尘埃的高德大僧,世上再无任何人知晓我们的存在,不知这看似荒僻古老的灵塔之后,还藏着这样一段延续了百年的、沉重而神圣的守护之约。我们就像沉入万丈水底的巨石,默默承受时光的冲刷,寂寞与孤独常伴,等待那或许永远不会发生的触碰。只有金佛自己寻来,感应牵引,方才是真正的‘机缘得道’,天命所归,也方能开启下一步的缘法。任何人为的寻找或强求,皆属妄念,只会偏离正道。”
听到这里,桑吉、阿娜尔和影枭彻底恍然大悟!心中如同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之前所有的迷雾、所有的巧合、所有的困惑瞬间都有了答案,却又同时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沉甸甸的感动与震撼所淹没!这震撼来自于时间的重量和信仰的深度。
原来这一切!这所有看似偶然的际遇,这所有艰辛曲折、血泪交加的历程,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深邃的布局和如此漫长而孤独的等待!从当年自己深受皇恩却因洞察危机而毅然携金佛离开漠北朝廷权力核心,隐遁于茫茫世间,如同一粒尘埃飘零四方。
代代相守,而得以为之!这八个字,此刻重若千钧,充满了令人鼻酸泪下的沉重责任与不朽光辉。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这是一份跨越生死的承诺,一份超越时空的传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阎魔德迦金佛请大家收藏:(m.2yq.org)阎魔德迦金佛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