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开始像经营一个真正的家一样,盘算接下来需要一步步完成的琐碎却又至关重要的事情。首要的,自然是彻底探明这条神秘密道的尽头究竟通向何处,这不仅关乎对所处环境的完全掌控,或许也能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资源,甚至是一个心理上的退路象征。其次,生存是修行的基础,必须立刻清点所有现有物资,尤其是维系生命的食物和饮水,精确计算存量,制定最节省的补给计划,看看他们究竟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尝试修复金佛。第三,也是最核心、最耗费心力的,就是必须尽快沉下心来,参悟、理解、消化贡噶上师留下的“四密炼法”刻文,将其从晦涩的文字转化为可以一步步执行的、清晰的仪轨步骤。最后,是一个遥远却必须思考的问题:如果万一,苍天见怜,他们真的侥幸成功修复了金佛,那么之后呢?是继续留在此地守护,还是设法将其送回某个寺院?或是遵循某种更深层次的指引?他们自己,又将何去何从?
这四个问题,如同四道连环锁,环环相扣,而第一个探索密道,似乎是目前唯一能够立刻着手、并且相对容易取得进展的突破口。
决心已定,立刻行动。两人首先协力,将密道内堆放的、用厚实油布严密包裹的物资,一件件小心翼翼地搬运到主洞室内一个相对干燥、避风的角落。解开一层层油布,仿佛揭开历史的封条,里面的物资保存得出乎意料的好,显然是迦那格西上师精心准备的。
清点过程,既让人惊喜,又不禁心生酸楚与敬意。里面果然分门别类、整齐有序地存放着修复金佛所需的一切:不仅有成色极佳、分量十足的小金锭、银块,还有色彩绚丽、纯净无瑕的琉璃、温润如玉的砗磲、纹路奇妙的玛瑙、殷红如血的赤珠、晶莹剔透的琥珀等“七宝”;有已经研磨成极细粉末、药香扑鼻的红景天、雪莲花、百年灵芝等“五药”;有密封在精致小陶罐里、保存完好的蜂蜜、冰糖和耐储存的干酪“三甜”;还有数包用不同颜色布袋分装的特制合金矿粉,显然是用来弥补金佛历经劫难后可能产生的材质损耗。此外,还有好几大罐密封严实、气味清冽纯净的灯油,足够长时间点燃,以及一些具有辟尘、净气、安神作用的特制香块。
更让他们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的,是在一个单独的、干净的包裹里,整整齐齐叠放着几套崭新的、质地柔软而厚实的棕色粗布僧服和保暖的棉布内衬,尺寸看起来正合他们身形。这显然是迦那格西上师为自己准备的备用衣物,或许也曾期待过有同道前来,如今却阴差阳错,成了给予这两个衣衫褴褛的后来者最实在的庇护与尊严。最令人感动的是几个硕大的、用泥封密封的陶罐,抱起摇晃,里面传来清澈的水声,打开一看,是甘甜凛冽的山泉水,保存得极好,没有丝毫异味,这无疑是生命之源。
仔细清点完所有物资,两人心中稍安。这些水和有限的食物,如果极端节省,精打细算,或许能支撑他们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一个月,就是他们唯一的、宝贵的机会窗口。
接着,他们开始着手布置修炼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营造一个如法如仪的修行环境。按照佛教密宗严格仪轨和刻文中的暗示,他们首先怀着无比虔敬的心,将一路舍命护送的阎魔德迦金佛,极其庄重地请出药筐,用干净的细布轻轻拂去一路的风尘,然后将其安放在中央那尊古老铜炉正前方、一块特别光滑平整的石板上,视为临时的佛龛。当金佛脱离包裹,在洞内星光照耀和周围烛火共同映衬下,它那忿怒与慈悲交织的法相,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晰,沉默中仿佛蕴藏着即将苏醒的无边力量。
然后,他们从物资中细心找出可以代表“五供”:涂香、鲜花、烧食、净香、明灯和象征“七珍八宝”:用小金锭、银块代表金轮、神珠宝等,用各类宝石象征其余珍宝,严格按照简易坛城的布局方位,精心摆放在金佛四周,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却无比庄严、充满虔敬能量的供养曼荼罗。当最后一盏代表“明灯”的油灯被点燃,柔和的光晕笼罩着金佛和供品时,整个原本空旷冰冷的洞室,仿佛瞬间被注入了一种神圣、肃穆而温暖的磁场,连空气都变得沉静下来。
完成这一切庄严的仪式后,他们将那个一路相伴、承载了无数记忆、早已破烂不堪的药筐中的剩余物品,一些应急的草药、所剩无几的火折、几件杂物等也仔细整理出来,归类放好。然后,两人重新背上空药筐,带上那根由无数布条拧成的、曾在悬崖边救过他们性命的简易绳索,重新点燃两支粗大的、耐燃的蜡烛,深吸一口气,相互对视一眼,眼中充满了决然与探索的渴望,再次毅然走向那条幽深莫测的密道。
这一次,他们不再是仓皇的闯入者,而是带着明确目的的探索者,要去揭开这菩萨洞最后的秘密,去丈量他们可能存在的、与外界相连的微弱脉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阎魔德迦金佛请大家收藏:(m.2yq.org)阎魔德迦金佛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