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义集人民军按照“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开始向凌源府乃至晋省其他地区的广大农村进行辐射和渗透。工作队带着“减租减息”、“建立农会”的口号,深入到一个又一个村庄。
然而,这一次,他们遇到的阻力,并非主要来自那些明火执仗的地主武装,而是来自乡村中一个更隐蔽、更具影响力的阶层——有功名的读书人(秀才、举人等)。
这些乡村士绅,他们或许没有庞大的私人武装,但他们拥有知识、声望和在宗族中的话语权。更重要的是,他们享有免税免役的特权,他们的土地往往依附于大量佃户,是现行体制下的既得利益者。人民军的政策,直接触动了他们的根本利益!
“诸位乡亲!切莫听信外乡人的蛊惑!”在王家村的祠堂前,一位王秀才正慷慨激昂地对围观的村民宣讲,“减租?分地?此乃悖逆圣人之教,扰乱朝廷法度之举!自古以来,田租地契,皆有定规,岂能说减就减,说分就分?此等行径,与强盗何异?!”
他利用自己本乡人的身份和“读书人”的光环,极力煽动村民对工作队的不信任和抵触情绪。一些不明就里、敬畏“秀才公”的村民,开始犹豫观望。
工作队试图讲道理,宣传人民军的政策是为穷人谋福利。但他们的“大白话”,在满口“之乎者也”、“圣人之言”的王秀才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常常被驳得哑口无言。工作队的同志气得够呛,却又无可奈何。
“嘴上功夫是真不如这些读书人啊!”工作队长懊恼地向负责此项工作的石磊汇报,“他们太能说了,引经据典,我们很多战士文化水平不高,根本说不过他们!再这样下去,群众会被他们蒙蔽的!”
石磊接到报告,眉头紧锁。他深知,这些乡村士绅是块难啃的骨头,他们的影响力根深蒂固。单纯依靠武力压制或者简单的宣传,效果有限。必须从思想上瓦解他们的权威,让群众看清他们的本质!
“不能让这群既得利益者们再蛊惑下去了!”石磊下定决心,“他们不是能说会道吗?好!我们就派更能说、更懂道理的人去跟他们说!”
他立刻从根据地的政工干部和士兵委员会中,抽调了一批有文化、有口才、并且对阶级理论有较深理解的骨干,组成“政策宣讲队”,火速派往斗争激烈的村庄支援工作队。
宣讲队到达王家村时,正赶上王秀才又在祠堂前“布道”,鼓动村民抵制“分地乱命”。
一位年轻的政工干部(我们称他为小李)分开人群,走到王秀才面前,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礼,开口道:“这位秀才公,您口口声声圣人之言,朝廷法度。请问,圣人可曾说过,读书人就应该免税免役,让贫苦农夫承担所有赋税? 朝廷法度,可是允许豪强兼并土地,让百姓无立锥之地?”
王秀才一愣,没想到对方敢直接质疑“圣人之教”和“朝廷法度”的合理性,他强作镇定,斥道:“放肆!圣人之教,朝廷律法,岂是尔等粗鄙武夫可以妄议的?!我等读书人,寒窗苦读,为国储才,享受些许优待,乃是天经地义!”
小李冷笑一声,声音洪亮,确保每个村民都能听到:“天经地义? 我看是巧取豪夺!我们人民军,不是皇帝的军队,更不是为哪个朝廷服务的军队!我们是人民的军队!我们做事,只问一条:对老百姓有没有好处! 减租减息,让饿肚子的人有饭吃,这就是最大的道理!至于你们说的那个朝廷,那个法度...”
他环视周围越聚越多的村民,语气陡然变得激昂:“正是那个朝廷,那个法度,逼得我们活不下去,我们才要反抗!才要建立自己的农会,立自己的规矩! 在这里,人民最大!人民的利益,就是最高的法度!”
这番话,如同惊雷,在村民中炸响!他们第一次听到有人如此直白地挑战“朝廷”和“圣人”的权威!
王秀才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小李:“你...你...大逆不道!简直是反贼!”
小李毫不退缩,继续开火,直指要害:“秀才公!收起你那套假仁假义吧!你们张口闭口仁义道德,心里装的,全是自己的田租和特权!你们有几个真正把村里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亲放在心里?!你们和县衙里的官吏沆瀣一气,欺压百姓的事,我们还见得少吗?!”
王秀才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跳起来尖声反驳:“胡说八道!血口喷人!我们王家世代书香,修桥铺路,造福乡里!我们还给佃户减免租子,修建学堂,教孩子们读书识字!没有我们,他们早就被县衙的苛捐杂税逼死了!你们这些外乡人,懂什么?!”
“减免租子?修建学堂?”小李嗤之以鼻,他从随身携带的皮包里,掏出了几份从夏县地主家抄获的账本和往来书信的副本(这是王吉情报组提供的“弹药”),“秀才公,你看看这是什么?这是我们从夏县几个‘乐善好施’的士绅家里搜出来的!上面白纸黑字记录着,你们是如何与县衙的税吏勾结,将本应由你们承担的赋税,转嫁到普通农户头上! 所谓的‘减免租子’,不过是把朝廷的税变成了你们的租!你们修的学堂,收的都是谁家的孩子?怕是只有你们本家和富户的孩子才读得起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封建社会弹幕教我怎么革命请大家收藏:(m.2yq.org)穿越封建社会弹幕教我怎么革命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