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被彻底震撼了!长久以来接受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的观念,在这无可辩驳的事实和逻辑面前,轰然倒塌。他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过去那种轻视劳动、自诩清高的思想是多么的浅薄和错误!
“李先生说得对!是我们糊涂啊!”
“我们读了几年书,就忘了本!忘了我们的衣食住行,哪一样不是劳动人民创造的?”
“从今天起,我们一定要彻底改造自己!”
强烈的思想冲击,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动力。秦霄贤等人不仅口头上认错,更在行动上开始了彻底的转变。
他们主动找到驻村干部,要求分配最脏最累的农活,和农民一起下地耕种、挑粪施肥,手上磨出了水泡,肩膀压得红肿,也咬牙坚持。在劳动中,他们真正体会到了“汗滴禾下土”的艰辛,也对劳动人民产生了发自内心的敬佩和亲近感。
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始从思想深处进行自我批判和清算。秦霄贤等人将李秀才的讲话内容,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精心整理、补充,编写成了一本通俗易懂的小册子,题目就叫《劳动创造一切——与青年知识分子同志们谈谈心》。
在这本小册子里,他们用真诚而朴实的语言,回顾了自己思想转变的过程,深刻批判了旧知识分子的优越感和脱离群众的毛病,阐述了劳动人民是历史真正创造者的观点,并号召所有有志青年投身到与工农结合的伟大事业中去。
“我们要把李先生的话,时刻带在身边,警醒自己!”秦霄贤动情地说。他们自己出钱,找根据地的简陋印刷所,将小册子油印了数百份。
更令人感动的是,他们并没有将这本小册子仅仅作为自我鞭策的工具,而是主动、大量地分发出去。他们不仅分发给其他还在观望、彷徨的读书人群体,更分发给根据地的农民、民兵和人民军战士!
“老乡,您看看,这是我们的一点心得。”
“同志,请您多提意见!我们写得对不对?”
这种放下身段、向劳动人民请教的诚恳态度,让根据地的群众感到既新奇又温暖。许多识字或不识字的农民,拿着小册子,听人念着里面的内容,频频点头,眼眶湿润。他们第一次感觉到,这些“文化人”是真正把自己当成了可以平等交流、值得学习的对象!
这股由内而外、真诚自觉的思想改造之风,很快吹遍了整个根据地,也传回了八义集指挥部。
当陆鸣看到关于此事的详细报告,以及那本纸张粗糙却内容厚重的小册子时,他欣慰地笑了,对身旁的石磊、王吉等人说:“看看!我们的文化干部们,干得多漂亮! 他们不仅自己觉悟了,还能影响和带动更多人!这才是真正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啊!”
【太棒了!这才是知识分子应有的样子!】
【经过社会主义思想改造的知识分子,就是不一样!脱胎换骨!】
【尤其是现在的文艺界人士,真该好好学学!别总端着架子!】
【楼上说的对!想起了那位将军的名言:‘文化工作者,首先自己要有文化!’ 这里的‘有文化’,指的就是这种扎根人民、服务人民的真文化!】
【这本小册子意义重大啊!这是人民自己掌握文化解释权的开始!】
弹幕里也是一片赞扬之声,观众们为这批年轻知识分子的真诚转变和主动作为而感动。
陆鸣当即指示:“石磊同志,这本小册子写得很好!要作为我们开展知识分子思想教育的重要教材,在全军、全根据地推广学习!要大力宣传秦霄贤等同志的转变过程,树立典型!让更多还在迷茫中的读书人看到方向!”
“是!大队长!”石磊兴奋地领命。
在陆鸣和前委的推动下,《劳动创造一切》的小册子被大量翻印,李秀才、秦霄贤等人在与工农结合中改造思想的先进事迹也被广泛宣传。一时间,根据地里掀起了一股知识分子主动向劳动人民学习、自觉进行思想改造的热潮。
这股热潮,不仅极大地促进了知识分子自身的成长,更深刻地改变了根据地的精神面貌。一种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军民关系、干群关系、脑体关系,正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茁壮成长。人民军的革命事业,在夺取军事胜利、巩固政治基础之后,又在思想文化领域,迎来了一个硕果累累的丰收季节!这一切,都为根据地的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注入了无比强大的、可持续的精神动力!
喜欢穿越封建社会弹幕教我怎么革命请大家收藏:(m.2yq.org)穿越封建社会弹幕教我怎么革命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