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至正二十八年,正月初四。 应天府紫禁城,奉天殿。 旌旗猎猎,仪仗森严。朱元璋于南郊祭天归来,正式即皇帝位,定国号为明,建元洪武。 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穿透重重宫墙,隐约传入后宫深处。
坤宁宫偏殿内,却是一片与外朝喧腾截然不同的宁静温暖。 马秀英,如今的大明皇后,正倚在软榻上,看着乳母小心翼翼地将一个裹在明黄色襁褓里的婴儿抱到身边。婴儿刚吃完奶,咂吧着小嘴,一双黑琉璃似的眼睛滴溜溜地转着,不哭不闹,只是安静地打量着周遭的一切。
这便是出生刚满四个月的大明第五皇子,朱橚。
只有朱橚自己知道,这双婴儿的眼睛背后,藏着一个来自数百年后的、惊魂未定的灵魂。现在的朱橚,用了整整四个月的时间,才勉强适应了这具脆弱的身躯和这个完全陌生的时代。婴儿的本能渴望母亲的怀抱和乳汁,而成年人的灵魂则无时无刻不在恐惧和焦虑中挣扎。
开国大典的喧嚣传来,他心中没有丝毫喜悦,只有沉甸甸的寒意。 洪武……朱元璋……真正的血雨腥风,现在才刚要开始。他努力控制着不让自己的眼神流露出过多的情绪,只能尽可能表现得像一个普通的、对声音好奇的婴儿。
“瞧瞧我们小五,听得多认真,”马皇后伸出手指,轻轻刮过朱橚娇嫩的脸颊,语气温柔得能滴出水来,“是不是也知道今天是你父皇的大日子?”
朱橚配合地发出“咿呀”一声,小手胡乱挥舞了一下,抓住了母亲的手指。那手指并不细腻,甚至有些粗糙,带着常年操劳的痕迹,却异常温暖有力。这份温暖,是他在这个冰冷时空里唯一的慰藉。
这四个月来,他凭借着婴儿的身份和“懵懂无知”的伪装,默默观察着一切。马皇后的慈爱、耐心和睿智,远超史书上的寥寥数笔。她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对朱元璋的嫔妃、皇子公主皆一视同仁的慈和,但朱橚能感觉到,她对自己这个“老来子”确实有着一份格外的偏爱。或许是因为生产他时历经艰险,又或许是他异于常婴的“安静懂事”让她省心不少。
而那位父亲……朱元璋偶尔会来看他,带着一身挥之不去的硝烟味和凌厉的气势。他会用那双能看透人心的眼睛审视他,有时会因为他一个无意识的、似乎像思考的表情而微微眯起眼。每一次,朱橚都凭借强大的意志力强迫自己露出婴儿最纯净无邪的笑容,或者干脆闭上眼睛假寐。他不敢有丝毫大意,这位开国皇帝的多疑和狠辣,是刻在历史基因里的。
“皇后娘娘,陛下朝贺礼毕,正往坤宁宫来了。”贴身女官云奇轻声禀报。
马皇后闻言,脸上笑意更深,稍稍坐直了身子:“快,把标儿、樉儿、棡儿、棣儿也都叫来。今日家宴,一个都不能少。”
不多时,脚步声响起。一身十二章衮服,头戴冕旒的朱元璋大步走了进来,脸上的喜气掩去了几分平日的肃杀,但眉宇间的威严更重。他身后跟着四个男孩。
最大的约莫十三四岁,面容清秀,气质温和沉静,身着皇太子冠服,正是嫡长子朱标。他举止已有储君风范,进门先向母亲行礼问安,眼神关切。
其后是两个年纪相仿,约十岁左右的男孩,一个略显壮实,眉眼间已有几分桀骜(朱樉),另一个稍显文弱,但眼神灵活(朱棡)。最小的一个约五六岁,虎头虎脑,进门就好奇地东张西望,目光最终落在榻上的婴儿身上,带着浓浓的好奇(朱棣)。
“都起来吧,”朱元璋声音洪亮,显得心情极佳,“今日咱登基称帝,你们以后就是大明的皇子,天下臣民的表率,需得更加谨言慎行,勤奋进学,不可懈怠!”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四个皇子齐声应道,态度恭敬。
朱标上前一步,微笑道:“恭喜父皇正位大宝,开创我大明万世基业。”言辞得体,气度从容。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目光扫过其他儿子,在朱樉和朱棡身上略微停顿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没开口,转而看向榻上的朱橚。
“小五今日倒乖,没哭闹?”他走到榻边,俯下身。巨大的阴影和浓郁的帝王威压笼罩下来,朱橚的心脏本能地一缩。他极力控制着,伸出小手,朝着朱元璋冕旒上晃动的旒珠抓去,发出“咯咯”的笑声。
这是他反复练习过的,一个婴儿最正常不过的反应。
果然,朱元璋被他这动作逗笑了,脸上的线条柔和下来,伸手逗弄了一下他的下巴:“这小子,胆子倒不小,敢抓咱的冕旒。”
马皇后笑道:“他这是喜欢父皇呢。”
朱棣挤到前面,踮着脚看:“父皇,五弟好小啊,他什么时候能跟我玩?”
朱棡拉了他一下:“四弟,莫要冲撞了父皇和五弟。”
朱樉则撇撇嘴,似乎对这个小不点弟弟没什么兴趣,目光更多是流连于父亲身上那华丽的衮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洪武:医圣朱橚请大家收藏:(m.2yq.org)洪武:医圣朱橚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